厦门大学2018年博士后招收启事
时间:2018-10-23 来源:amjs澳金沙门欢迎您作者:
宣讲会时间:2018年11月5日 14:00
宣讲会地点:凯原楼307会议室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A类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有2个牵头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国家“2011计划”认定。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是从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理想学府。学校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是公认的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厦门大学是国家首批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已培养出站的博士后大多成长为所在单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部分优秀博士后成为中科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学术领军人才。目前,厦门大学拥有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一批以学术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为主体的合作导师团队。
为实现“在建校一百年时全面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奋斗目标,未来五年,厦门大学将重点建设博士后专职科研队伍,将博士后研究人员作为学校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师资储备的主要来源。
我们诚挚地欢迎海内外青年才俊加盟厦门大学!
一、招收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身心健康;
2.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学位;
3.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4.年龄不超过35周岁;
5.符合厦门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招收的其他条件。
二、招收方向
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哲学、考古学、世界史、新闻传播学、外国语言文学、统计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 法学、教育学、数学、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三、招收计划
招收计划及岗位要求详见
《厦门大学2018年博士后招收计划表》
。
四、待遇及政策支持
1.学校提供的薪酬及福利待遇不低于16万元/年(税前);
2.提供博士后公寓或租房补贴;
3.博士后子女按学校教职工子女同等待遇办理入园、入学;
4.博士后在站期间,根据学术表现可给予特任助理研究员、特任副研究员学术头衔,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博士后,可申报厦门大学南强青年拔尖人才,并给予特任研究员学术头衔;
5.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高水平人才支持计划的博士后,自入选次月起,按每人每月8000元标准给予奖励(发放时间不超过2年);
6.特别优秀的博士后可根据学校岗位公布情况随时申请聘任学校教师职务。
五、申请方式
1.应聘者将应聘材料发送至合作导师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应聘的流动站+博士后”。应聘材料主要包括:
(1)个人简历;
(2)可证明符合条件的相关材料扫描件(PDF格式,含学历学位证书,论著、课题、专利等科研成果,获奖证明等);
(3)两封专家推荐信。
2.与合作导师达成初步招收意向后,登录中国博士后网:
http://bg.chinapostdoctor.org.cn/V3/Manage/Login.aspx,注册并填写有关信息,填写完成后导出《博士后申请表》并签名;
3.登录厦门大学人才招聘网
http://jobs.xmu.edu.cn/ ,注册并登录厦门大学人才招聘系统;
4.在招聘系统中填写应聘信息,上传《博士后申请表》。
经所在流动站初审通过后,申请人根据“厦门大学博士后进站流程”要求,将有关材料提交相关流动站工作人员。
“厦门大学博士后进站流程”请登陆厦门大学博士后网站:
http://postdoctor.xmu.edu.cn ,从“办事大厅”模块查看有关信息。
六、联系我们
请查阅附件
《厦门大学博士后招收联系人通讯录》
。
办公时间:北京时间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8:00—11:40,14:30—17:30。
宣讲会地点:凯原楼307会议室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A类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有2个牵头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国家“2011计划”认定。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是从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理想学府。学校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是公认的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厦门大学是国家首批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已培养出站的博士后大多成长为所在单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部分优秀博士后成为中科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学术领军人才。目前,厦门大学拥有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一批以学术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为主体的合作导师团队。
为实现“在建校一百年时全面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奋斗目标,未来五年,厦门大学将重点建设博士后专职科研队伍,将博士后研究人员作为学校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师资储备的主要来源。
我们诚挚地欢迎海内外青年才俊加盟厦门大学!
一、招收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身心健康;
2.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学位;
3.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4.年龄不超过35周岁;
5.符合厦门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招收的其他条件。
二、招收方向
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哲学、考古学、世界史、新闻传播学、外国语言文学、统计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 法学、教育学、数学、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三、招收计划
招收计划及岗位要求详见

四、待遇及政策支持
1.学校提供的薪酬及福利待遇不低于16万元/年(税前);
2.提供博士后公寓或租房补贴;
3.博士后子女按学校教职工子女同等待遇办理入园、入学;
4.博士后在站期间,根据学术表现可给予特任助理研究员、特任副研究员学术头衔,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博士后,可申报厦门大学南强青年拔尖人才,并给予特任研究员学术头衔;
5.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高水平人才支持计划的博士后,自入选次月起,按每人每月8000元标准给予奖励(发放时间不超过2年);
6.特别优秀的博士后可根据学校岗位公布情况随时申请聘任学校教师职务。
五、申请方式
1.应聘者将应聘材料发送至合作导师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应聘的流动站+博士后”。应聘材料主要包括:
(1)个人简历;
(2)可证明符合条件的相关材料扫描件(PDF格式,含学历学位证书,论著、课题、专利等科研成果,获奖证明等);
(3)两封专家推荐信。
2.与合作导师达成初步招收意向后,登录中国博士后网:

3.登录厦门大学人才招聘网

4.在招聘系统中填写应聘信息,上传《博士后申请表》。
经所在流动站初审通过后,申请人根据“厦门大学博士后进站流程”要求,将有关材料提交相关流动站工作人员。
“厦门大学博士后进站流程”请登陆厦门大学博士后网站:

六、联系我们
请查阅附件

办公时间:北京时间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8:00—11:40,14:30—17:30。